氣溫漸漸轉涼,路上也逐漸開始有人穿長袖和外套了
天氣變化的時候我們最怕感冒,人會感冒,小魚也會生病嗎?
小魚缸的水量少,水溫容易跟隨著環境溫度變化,當溫度變化大,或是水溫急遽降低的時候,都會降低小魚的免疫力,使得病菌、寄生蟲入侵魚體,讓小魚生病。然而觀賞魚用藥不好找,並非每間魚店都有賣,在使用藥品治療小魚的時候,通常依照藥品廠商的指示下藥,即可獲得不錯的成效。但在使用藥品之前,或是無法取得藥品的時候,我們有沒有什麼其他治療方式呢?
有句成語叫做對症下藥,在治療之前,我們第一要來分辨是什麼疾病?這個疾病是怎麼造成的?該怎麼預防及治療這種疾病。
最近溫度變化大,水溫變低,魚缸內很常會出現白點病,白點病一年四季都可見,尤其好發在季節轉換、溫差大的時候。顧名思義,當小魚出現這種症狀的時候,魚體表面、魚鰭上,都可以看到許多的小點點,像是點點白色星星,也像是被撒上胡椒粉,食慾減退、或體色改變、浮游、跳躍,後期則表現鰓蒼白,眼球凹陷、魚體磨擦缸壁或池壁、呼吸困難而浮出水面張口吞嚥等症狀。白點病尤其常見在孔雀魚、球魚等人為選育的魚種,這些漂亮的小魚,經過不斷的交配選育,對於病菌蟲害的防禦力較低許多。
白點病是什麼呢?白點病有分成淡水白點病、海水白點病甚至是蝦子也會得白點病,這三種白點病的病源和致病途徑都不盡相同,魚之上的白點病,病原體為纖毛蟲。可分成淡水性白點蟲及海水性白點蟲,分別侵害淡水魚及海水魚,二者在形態及生活史上相似,蝦子上的則是白點病病毒。淡水白點蟲和海水白點蟲,二者在形態及生活史上相似,本次主要是說明淡水白點蟲。
白點蟲對宿主無專一選擇性,各種淡水魚、迴游性魚類、淡水觀賞魚類均可被感染,同時白點蟲可感染任何年齡層之魚體,本病好發於水溫15~25℃,流行於冬、春末;生活史中無需中間宿主,靠囊胞及幼蟲傳播,特別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中,更易誘發此病。 一般白點蟲於入侵宿主體表及鰓絲上皮細胞內,經由宿主組織之保護反應將生長一層外膜包裏此幼蟲,然後在水溫22℃約7天的生長及飼食分裂成熟至個體的3000倍後,離開宿主移行附著於某些水中物質上,然後排出形成粘液囊及分泌形成透明雙層膠狀囊膜,這形成具囊膜之蟲體,形成所謂之tomont,經重複分裂從250至超過2000個纖毛幼蟲之囊狀構造物,在條件許可下,破囊而出形成游離生活之幼蟲體,這些幼蟲體在水溫23~24℃下,生存不超過30小時,或在低水溫下生存數天,幼蟲體在整個蟲體生活史中之個體大小及在囊胞內之蟲體數目依生存水溫而定。
淡水性白點蟲最適當的繁殖水溫23.9~26.7℃在二天內完成,而水溫21.1~23.9℃需4天;水溫15.6℃需14天;水溫小於10℃則至少需35天;水溫在26.7~29.4℃需更長的時間,而水溫在29.4~32.2℃時,蟲體停止發育增值。
上段說明的雖然有些複雜,但是讓我們更能了解白點蟲的循環,簡單說就是:白點蟲感染魚隻→在病魚身上繁殖→幼蟲從病魚身上離開並開始尋找下一個白點宿主。另外我們也能從上段了解到白點蟲對於低溫的耐受性高,但是對於較高的水溫忍受較低。
經過這些敘述說明,我們知道除了下魚藥之外,也可以創造環境條件來抑制白點蟲,達到治療白點病的目標。如在小魚缸內發現白點病,我們可以使用水族加溫管,將水溫逐步提升到30℃來抑制白點蟲生長,一是讓病魚身上的感染蟲體停止發育,延緩病魚的感染,二是讓水中游離的白點幼蟲在高溫的環境縮短存活天數,需注意的是在高水溫的時候,水中溶解的氧氣較低,建議加強打氣增加水中溶氧來增強病魚的抵抗力。另外也可以使用5~7ppm的鹽水讓病魚藥浴。
無論是使用加溫法還是鹽水藥浴,我們都必須先了解自己魚缸內的環境生態,需特別注意魚缸內是否有不耐高溫的魚隻蝦子等生物,或是對於鹽分耐受性低的魚隻水草。這些都是我們須先特別注意的地方。
白點蟲的來源主要來自外來的感染,當我們從魚店購買入新魚蝦、水草甚至是沉木造景活餌等等,均有沾染白點蟲汙染的可能,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新入缸子內的活物、水草都要先另外隔離檢疫,確認無虞之後再放入我們的缸子。若不幸感染到白點病也無須驚慌,確認疾病和魚缸內的飼養環境之後,即可依照上述方法治療。期盼各位魚友的魚缸都能安穩的度過這個溫度變化的季節。
參考資料: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台灣魚類資料庫
留言列表